配音员要掌握的变声技巧
相信很多人都有看过赵本山老师的演出,大家都会被他的演出所吸引以及喜欢。随着赵本山的兴起程度越来越火,很多人开始模仿赵本山老师的演出。对于配音员来说配音变声也是一种配音技巧。下面小编就跟大家浅谈模仿赵本山配音的变声技巧吧,大家注意查看,希望能帮到您。
配音的变声技巧:
什么是模仿配音:
模仿配音,*重要的是语言的风格,其次才是声音相似。
赵本山老师的语言风格以东北方言为主,模仿赵本山配音适当加些赵老师小品中常用的水词、卡壳、拉长音、挤音、咳嗽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找到了赵本山的感觉,再加上相似的声音便可以假乱真!
仔细看赵本山的包袱,却是等了又等,抻了又抻,直到把观众的胃口吊足了,才像是在无意间将包袱甩出来,掌声一片。
谈一谈模仿配音中的变声:
原则上讲我们应该不让或少让一个配音演员在一部片中身负多职,但实际工作中这种做法是很难办到的。因为一部片子角色众多,有时甚至会有近百个,如果每个角色都对应一个配音演员,不但开销会大大增加,而且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所以我们还是要适当地选择一些声音可塑性强的配音演员来饰配多个角色。有些演员确实有很强的变声能力,能在很多音型上胜任,并且表现得都很不错。
变声是有原则的:
变声也是有原则的,即是要符合配音演员自身的声音条件。
不能让一个演员很勉强地去变一个声音,配一种形象,那样不会有好的效果。
在很多影片中都能听到那种掐着嗓子配老者的声音,这不但没法给影片增加魅力,展现配音演员的才华,反而毁了原片的可视性。
另外,即使配音演员很有变声能力,也决不能滥用
举例说明:
比如动画片《美少女战士》中,刘喜瑞就配了很多角色,少说也有6个,虽然他的变声能力很强,但也禁不住这么用,观众面对这种配音,反而会把注意力放在声音的重复上。
辽宁电视台译制部导演董志斌的话也许值得大家的借鉴:“为了急于求成或其他原因,演员凭借声音化装技巧,一个人同时扮演两个或更多角色,这种省时省力的救急办法实际上不宜于大面积推广。”
如今也许由于某些原因,演员本身似乎也不希望只把自己局限于特定的音型当中,这对自己日后的发展没有好处。于是大家便将自己锻炼成了“万金油”,什么角色都能接,什么形象都敢配。
这种现象也许是“散装配音”时期的必要产物,但笔者觉得这种不分行当的做法是很不利于配音的长远发展的,一些年长的配音演员对此也表示一种反感和失望。
因此变声能力虽然可以展现其声音的表现力,但在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度。而且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演员的自身条件,决不能想怎么变就怎么变,那是对艺术的不负责。
赵本山老师的演出之所以深受大家的欢迎,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他配音变声技巧出色,得到大家的认可以及喜欢。对于配音员来说是有必要认真学会配音的变声技巧的知识的,多研究一下出色演员是怎么样配音的,多学习一下别人的配音优点,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五叶草整理转载自网络 业务QQ:715006566 电话:400-656-8026
五叶草整理转载自网络 业务QQ:715006566 电话:400-656-8026
上一篇:广告配音十分强调声音的“和谐美”
下一篇:电脑配音制作的方法把握
特价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