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资讯 > 配音工作经验

少数民族播音要接地气

2016年07月10日

浏览:638

来源:配音网

发布:超级管理员

  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经济较不发达。可是,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广播电视台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针对文化来谈,少数民族地区对传统媒体较为认可。可是,假如传统媒体所具有的竞争能力、传播力不能长时间的与群众传播相协调,传统媒体就会逐渐弱化其对受众的影响力,其喉舌功能会在受众中变得苍白。

  针对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播音、主持的工作人员来讲,接地气主要体现在对地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对经济发展加以掌握。国家广播电视台总局长田聪明在调研过程中曾这样说过:“我一定要将事情追究到*后”。如果事情进入自己的眼界,就一定要弄明白,真正做到接地气[4]。

  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现象就是地广人稀,条件较为艰苦。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体急需一批接地气、肯在播音主持行业付出的人才。

  有目共睹,在台面上站着的播音员、主持人灵气是否能够与自己的文化达成统一,这和播音员、主持人的日常经验积累息息相关。如果播音员、主持人在台面上驻留的期间没有对事件的真实性予以发言,时间久了,也就成了摆设。这样就接不上地气,不能权威的报道,主持也就会失信于群众,甚至会断送节目[5]。

  高校在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朴素行为作为教学的主体,结合社会主要教学观念,让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校就能了解社会,对人生进行思考,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可以和百姓站在一个水平线上。

  笔者要从两条路径实现接地气教学:其一,在老师的引导下,要多走多看,能够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倾听大部分受众的心声。其二,在老师的带领下和权威部门交流,听取不同声音真正做到接地气。

  从事少数民族地区的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一定要养成接地气的习惯,多与民族群众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知识文化,适应他们的语言,正确的掌握节目内容,这样也就会和受众形成共鸣。

  节目的好坏,不能只依靠包装,实际上,更为重要的就是表述准确、内容丰富。所以高校要加强少数民族院校从事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此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