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资讯 > 配音工作经验

电影录音的发展

2016年06月12日

浏览:696

来源:配音网

发布:超级管理员

  由于科技的进步,大约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磁性录音、后期录音合成等技术的开发,给电影声音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当时为了保证电影声音的质量和电影本身的质量,而且为了追求某些特殊的效果,也为了更好地表达创作者对于声音的要求,同时满足观众的需要,许多导演进行了相关的声音实验。

  于是为了降低拍摄成本,增强声音的录音效果和质量,更好地挖掘影像画面和声音相互搭配的艺术表现力,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探索出比较成功的“同期录音+后期录音”的两种录音方式相辅相成的电影创作方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研制成了诸如杜比波尔温等多种降噪及信号增益系统,使得录音时可以把噪音区的电平提高、然后还音时恢复,这样就突出了信号降低了噪音,后来这类系统又成功地转到光学声带上,从而使得电影院放映时也可以还放真实准确的声音。1980年,*导演阿尔特曼*早尝试了八个声道和十四个无线话筒同时同期录音的方式,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现场音响效果。后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这类技术又出现了数字化发展趋势,即以数字形式记录声音的脉冲编码调制录音方法。这些技术的进步对于电影声音的发展来说是关键性的。

  此后,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成为了当代世界电影中有机的两种创作方式,互为补充又互有侧重。同期录音可以更多地还原声音的真实度和现场感,后期录音则音效丰富,还可以创造出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声音,比如科幻片、鬼怪片、动画片等虚幻物像的声音,它在同期录音难以完成、出现失误时加以补救,或者在某些需要特殊表达的时候出现,达到“1+1大于2” 的表达效果。另外还有译制片也是利用了后期配音再加电影原声音乐和音响的方式才得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