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就是要抓住人物特点
虽然每个人的声音都各不相同,但同一类型人的说话方式是有相似之处的,比如壮汉说话就要粗一点,小瘦子说话就要尖一点,妙龄少女说话就要清纯一点,八旬老翁说话就要沧桑一点,把握住这种相似之处是抓住人物特点的关键。当然并不是什么情况下都遵循同一种规律,还要因人物特点和不同处境分别对待。
下面小编我就分两方面详细说一下。 1、形象特点 形象特点是指定型一个人物形象的总体特点,一般情况下多指性格特点和感情特点。每个人的说话方式往往取决于他的性格,因此我们时常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话语来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对于戏剧人物,这种语言上的特点就更重要了,因为它是我们认识这个角色的途径之一。一部戏,人物众多,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如果没有一个声音上的区分,观众会很糊涂,而且也大大降低了作品的趣味性。这便是所谓的性格特点。另外,一个人在不同心境下的说话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高兴时说话的调值会提高,而在压抑时说话便很低沉,语气也会变得凝重,所以配音演员也要通过不同的说话方式加以区分才行。这便是感情特点。好的配音首先要让观众忘记配音的存在,如果时常出现声音与形象的脱节,以致让观众分了心,这种配音便是失败的。所以配音演员要有定型的能力,看到角色的形象就要在头脑中出现他的声音,并且让自己的声音符合要求。绝对不能他演他的我配我的,光对上口型没有意义。
2、音色特点 上面说的形象特点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内在感觉,对于人物的"造型"是非常重要的。但光有感觉还不行,我们不可能忍受听见一个老头发出少年的声音,因为音色不搭配,所以音色对于配音也不可忽视。音色取决于一个配音演员的生理条件,这是不能靠表演来改变的。其实这一点完全可以跟上一点一起叙述,因为音色特点也是角色形象的一部分。一部译制片满足了对口型的要求后,接下来便是解决音型搭配的问题了,而后者跟前者一样,同样是配音表演*基本的要求。暂不管配音时情感抒发如何,单是这两点没做好就可以认定这不是一部成功的译制片。而如今这种"低级"错误却屡屡出现,虽然"对口型环节"尚不敢出太大问题,但"人物音色环节"便难逃厄运了。鉴于这种可悲的现状,我决定还是单拿出一节来说说"音色特点"。 每个配音演员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变声能力,这是配音表现力的一部分,但这种本事不能滥用。
上一篇:电影录音的具体过程
下一篇:对口型是配音最基本的要求
特价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