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资讯 > 配音工作经验

如何做到配音表达技能的丰富性

2015年08月01日

浏览:821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超级管理员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内容、题材与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电视飞跃发展,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并重的发展宗旨,更焕发出创作人员的创作热情并激活了他们的创作思路。于是,大量内容、形式新颖的片子不断涌现,其解说形式也异彩纷呈:有生活、自然的对话式解说;有散文体、诗化的抒情式解说;也有思辨性、哲理性的政论式解说;以及*人称的自述式解说和一、三人称交替的全方位解说等等,不一而足,有时,还要模拟片中人物的语言,或担任“假翻译”。创作依据的多样性,必定需要表达技能的丰富。
    解说虽然以说为主,但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使用不同方式、手段创作的不同片子,或一部片子中对解说有不同的需要,往往要求解说具有讲解、朗诵、朗读和说的不同语言样式,叙述、议论、抒情、描绘的不同语体以及不同人称的身份感和语气。
    有时,一部片子的开篇辞、提示语或引言,需用播读方式来配音,以增强其分量感、庄重感或客观性;例如,《凤凰涅榘》一片每集的开始语,就是用播读的方式处理,它充分显示其庄重性、分量感和启示力。有时,  一部片子中引用的诗词名句或情感高潮、结尾处,根据一度创作,需用朗诵方式来表现,如《我爱国旗》一片的结尾解说;有的片子,却需用真挚、柔美的抒情方式来体现,如《萌水情思》一片的解说;还有的片子,又需用耐心清楚的讲解方式来发挥作用,如<书法絮语》的解说;更有的片子则需摆脱第三者的解说角度,以一人称角度说出活生生的片中人物语言。道出其神态与心声。如《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的解说;还有一、三人称分工合作解说的。例如,<幸福的红烛>一片,是表现*音乐教师金铁林和他的那些*歌唱家学生们的。片中的解说各有任务;一般介绍性内容由女声完成。而片中主人公金铁林的话却由*播音员、主持人赵忠祥来表现,解说形式新颖、自然、生动;更有一、三人称交替转换的解说及男女解说者充当片中某一人物的对话式解说。如《朝阳与夕阳的对话》一片的解说。片中表现了作曲家雷振邦、雷蕾父女两代人的对话。
    在解说工作中,有时还需要解说者具有影视配音的基础。例如,《神奇的魅力》一片介绍了中国文化在荷兰。其中一段内容是采访荷兰中文电视台两位男女主持人,由于对方是用外语讲述,因而,需要男女解说员用中文配音,不但神态、音型、气口要基本相合,使受众认可这话是出自片中人物之口,连人物的笑也要生动配出。这种配音虽然不如故事片的配音要求严格,但也应基本贴合。另外。有时片中采访。提问者与回答者的语育是外语,或是方言,都需转换为汉语普通话,也需要生动体现。凡此种种,没有丰富的表达技能,不足以胜任解说工作。必定造成一定的局限。
    应当说,解说工作应具备播音和表演双重素质。原因在于,解说取其二者的感觉与丰富的技能融于一身,适应自身的创造特点,又不混同于任何,种(至多有部分交叉),而形成自身特性。因此,解说不同于一般播音,也不同于表演,但好的解说者应当具备播音员与演员的双重素质和语言功力:取播音员表达得清楚、规整和演员表达得自然、生动。只有具备丰富的表达技能,方可适应丰富多彩的解说再创造。

     配音业务洽谈QQ:2774498406   全国配音服务热线:400-656-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