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的播音腔调
在日常生活中或朗诵、演讲等活动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有些人的表达持有特定的腔调,而这种腔调会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拿腔作调”。在播音主持专业里,所谓的“拿腔作调”其实指的是使用某种固定不变的声音形式,把词语纳入一种单一的格式,以不变的声音形式应对万变的朗读材料,不管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也不管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是文言还是白话,都同等对待,从表达中听不出什么区别。下面介绍一下“拿腔作调”形成的原因、类型以及纠正方法
拿腔作调的形成的原因很多,如有的是幼年读书时养成了一说话就诵读的习惯,一下子改不过来。有的人是认为只有某种读法才耐听。究其原因,其实是对正常的表达概念缺乏认识、研究不够造成的。而且人们在表达的过程中相习相沿,也就是“从众心理”,也是“拿腔作调”形成的原因之一。同时,从语言表达状态上看,自始至终都是一种缺乏变化的状态,更是造成这种腔调的直接原因。
念书腔就是照字念音,表达时一字一顿,念字不看其词,念词不看其句。词或词组没有轻重格式的正确区分,更没有具体感受的表达,听不出完整的句、段,毫无思想感情的流露。 例如“今天是开学的*天”这句话。这本是一句很浅显的话,可是用念书腔读,就只给人“今天是”、“开学的”“*天”这些割裂的词组,听不出词组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更谈不上语气的色彩和分量。这种固定腔调,是把“今天”读成中重格式,“是”字拖长,“开学的”读成中中重格式,其中“的”不但不读轻声,反而读成重位音节,甚至改变主要元音,读作“dɑ”,“*天”也读成中中重格式,“一”的重音位置消失。由此可见,念书腔的主要问题是停顿多,停顿位置和时间都差不多,没有重音,语气近似。这种腔调还保留着识字阶段的明显痕迹,这在小学一、二年级中更为普遍,值得重视。
上一篇:播音连停运用
下一篇:专业录音棚应该有的设备
特价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