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是一门手艺
“对于我们来说,配音是一门手艺活儿,得先确定自己能靠它吃饱饭之后,我们才有精力去把它当做一门艺术来对待。”刘北辰的声音浑厚,充满胸腔共鸣,他和赵路一样,都是年轻一代配音演员里的佼佼者,却都不是上海本地人。这些外来的年轻人面对着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上海这座城市立足。
当初引领他们走进配音殿堂的导师,是那些值得敬佩的老一代配音艺术家们,但进入这个行业后两人才发现,这和之前想象的不太一样。“一天有三到四个班很正常,如果忙的话,每天都要五点半起床,晚上十点以后才能回家。”刘北辰说,“而且即便忙成这样,还是没办法解决温饱。”
正因为如此,如今的年轻一代不再像老一辈配音演员那样,纯粹从事电影配音,而是一边干着本职工作,一边利用闲暇时间接活儿。拿上译厂来说,有人事编制的配音演员很少,大多都是像赵路和刘北辰这样,约时间从外面“请”过来。
时过境迁 快餐消费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的配音制作会有看片、划分角色、调整台词、初对、互对、配音的渐进过程。老艺术家曹雷告诉记者,放在以前,配一部电影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在如今快餐式消费的大环境里,能拨给一部电影的配音时间少得可怜,*少的只有2到3天,“因为都不是在职演员,所以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所有人凑齐,看完整部片子。所以在角色的二度创作和塑造上,我们和老一辈的没法比。”赵路说。“当然如果有时间的话,大家肯定都愿意去配得更精致、更完美。”
在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代,配音演员的苦恼却也越来越多。老一辈配音艺术家把电影配音当做*的事业,可以投入整个身心,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一代来说,院线电影只占据配音工作的15%左右,其余的还有游戏、专题片、宣传片、记录片、广告等等。
“其实,能为那些好的演员配音,是一种很过瘾的感觉,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刘北辰告诉记者。近两年,有越来越多有情怀的片方,他们的影片在形式和内容上制作精良,因而对配音也有着更高的要求,“相对于为了糊口而工作,我们更愿意花大力气、大功夫为好的作品配音。我们就像匠人一样,别人拿来一块好的玉,我们肯定想着,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好好雕琢成*好的玉器。”
特价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