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资讯 > 配音工作经验

播音基本技巧和训练

2016年02月16日

浏览:793

来源:木屋配音

发布:超级管理员

  广播播音吐字有多种技巧,熟练掌握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一个合格的播音员得掌握以下吐字技巧:

  1.字头有力,叼住弹出

  从语音角度看,字头包括声母和韵头。韵头和声母结合得十分紧密,直接影响声母发音时的唇形,韵头是声母到主要元音(字腹)之间的过渡性成分,因此要注意“四呼”(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韵母)对声母的影响,发音时做到声母加韵头一步到位。

  字头发音又称“出字”,一般要求成阻有力,除阻轻捷。所谓“叼住”,是指声母的成阻部位要准确,又要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形成有力的阻气、蓄气。叼字的力量应集中在唇舌的纵中部,而不能满口用力。所谓“弹出”,是指声母除阻要轻捷,具有弹动感,不粘不滞,不拖泥带水,不使拙劲。

  就像“叼”字本身所体现的那样,“叼”要用巧劲儿,“噙字如噙虎”,不能过松或者过紧。叼住了,才能弹发有力,并带动整个音节,使之响亮清晰。字头发音口腔相对闭合,具有阻气、蓄气作用。如果叼字无力,气息会大量流失,影响到字头和整个音节的力度。但如果叼字过死,也会使发音显得笨拙。所以,字头成阻和除阻的力量既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字头发音时强调“叼”的感觉,并不能把“吐字”简单地理解为“喷吐”,过分向外用力。只有“叼”才能和取气、共鸣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照搬说唱艺术的“喷口”,容易造成字散、声塌、气竭等问题。

  2. 字腹饱满,拉开立起

  字腹在整个音节中明显突出:一方面,它作为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开口度*大,因而比较响亮;另一方面,它的发音较完整,持续时间较长,给人的听感显著。一个音节的发音能否达到“玉润珠圆”,与字腹有密切关系。

  “字腹饱满”指的是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发音清晰、共鸣充分,字音随着口腔的由闭到开好像“立”了起来,因而又称“立字”。“拉开”,指字头“弹出”后应迅速打开口腔,使气流在口腔内形成较丰富的泛音共鸣。口腔开度要大,应有竖着展开的感觉。“立起”,指主要元音的发音要占据足够的时间,使其响亮、圆润,在听感上形成字音立起来的饱满感。结合声束向硬腭前部的流动冲击,有字音“挂”于上腭的感觉。“立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个音节里突出字腹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字腹的发音是在滑动中完成的,即使是单韵母,其发音动作也要在本音位范围内做轻微移动,不可僵死不变,复韵母的滑动感更为明显。有人以为字腹发音要保持一种固定的状态,这是不对的。此外,字腹的发音不可横咧,那样口腔就难以拉开,字音就会发扁;字腹也不可过分拉长,那样会造成拖腔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