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资讯 > 配音工作经验

播音艺术之追述播音腔的根源

2016年01月29日

浏览:1336

来源:木屋配音

发布:超级管理员

  播音腔作为播音艺术的体现,是老一辈播音员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是新中国播音艺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发展,播音腔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排斥,那么,播音腔的根源在哪儿呢?


  任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经历过前人的实践、探索、规范,后人的继承、创新、发展。体现播音艺术的“播音腔”也不例外。它是老一辈播音艺术家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是新中国播音艺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从《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到《新时期的活雷锋——张子祥》等等一系列播音作品中,记录着播音艺术的发展,体现着播音艺术强大的魅力。在这些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时代生活的气息,也品味到了播音腔的探索与规范,体验到了播音艺术创作的本质。

  作为党的喉舌,播音工作承载的责任与使命,使“播音腔”的形成和发展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新闻播音员虽然是节目的集中体现者,但无论是发布公告、政令,宣读决定、声明,都不代表个人,而必须站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立场上,去理解所要传达的内容,去设计表达方式,乃至准确把握分寸,使其播音既符合代言人身份,又准确体现出原则立场,使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相辅相成,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