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时如何形成语言思维
念稿,*主要的表现就是“有口无心”,有声语言游离于新闻内容,听不到、听不出新闻采写的目的;语速单一、语气单一、语流单一等等。因此,念稿势必影响新闻播音的质量,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那么,如何避免新闻播音中的念稿现象呢?
这就要求播音员必须解决思维问题,播音员主要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形成语言思维并且这种思维是运动的、变化的、贯穿播音始终的
形成思维的过程就是播音员主持人对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即播音再创作。根据稿件内容通过形象感受、逻辑感受、想象、联想、情景再现、内在语等形成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再用思维把稿件的句群、层次串起来,使稿件成为有张有弛、有起有伏的整体。要特别注意语句、层次、段落前后和之间的思维连接,特别注意文字语言没有显露、不便显露的甚至是反向的那些意思,没有思维不可能用声音表达出来。
2、形成态度很重要
因为对新闻播音所谓“客观”的认识误区,使得不少播音员主持人新闻播音表现出来的是“旁观”,是没有态度。
形成语言思维的标志是:消灭了文字和概念,产生了话语和形象,明确了新闻播出的意图和目的,形成了新闻播音的态度。播音要口语化,道理大家都明白,可就是在念稿的圈子里打转转。播音要有情感,新闻播音特别容易播的干巴巴,原因就是找不到。这些都是新闻播音实践中存在的现象。殊不知,有了思维,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
所以,本文特别强调形成语言思维的重要性。并通过描述形成语言思维的标志来检验实践中是否形成了播音思维。这里再强调一下,准备稿件时,明确新闻播出的目的、形成播音态度也有助于形成语言思维。播出稿件时,传递出播出目的和态度,也有助于牢牢把思维贯穿新闻播音的始终。
上一篇:配音耳机的选择
特价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