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资讯 > 配音工作经验

配音的心理调动综合化

2015年08月01日

浏览:813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超级管理员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要比一般播音复杂,呈现综合化。即解说感觉、感受的产生与调动不同于一段播音,只来自自我想象和联想是人的本体内部心理结构的诱导,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转换生成物。而是同时兼有*信号系统的直观刺激主要是电视图像的客体刺激,包括与之相伴的听觉刺激,如音乐、音响效果或同期声。尤其是在声画对位的情况下。但有时。在编导的有意处理下,解说与画面声画不对位,或画面不能给予解说者应有的直接刺激,解说者从画面中找不到可以用来唤起自身相应情绪、情感的视觉形象时,就只有凭借文字,运用想象、联想等心理过程来调动解说者主体的自身感觉,形成感受并产生相应情感。
  比如,一部风光片,当解说词描述、赞叹一处风光如何之美时,单看文字,则需要解说者动用自身经验,再造想象或联想、甚至借代感情,才会引发出与解说内容相应的感觉、感受与情感。而当面面上出现与解说词内容相应的美景时,解说者便可由视觉形象直接引起心理感受,产生特定情感。这种画面直接刺激,有利于迅速、准确地引发感受,产生相应情感。正如笔者所感,在(凤凰涅架>这部表现中国改革开放的系列片中的一集《科技腾飞》,为了表现过去没能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是将科研成果锁进保险柜了事的不妥做法时,解说词是这样的:“就这么轻轻一锁,锁住了科技人员多少甘苦、多少心血、多少热望。”当笔者看到画面上正锁保险柜的动作,得到及时的刺激,又溶入自己对此问题的认识与联想,此时,便产生了特定的感受,迅速形成相应的态度情感,以至说出的语言有内涵、有情感,分寸、色彩也准确、得体。
  然而,不是每一部片子中的每一个段落都是画面与配音同步,呈现对位局面,形成可感性,引起直观刺激。而不同步、不对位的局面比比皆是。因此,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再创造中,*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往往共同参与创造。画面的直接刺激与依据解说词提示再造想象与联想生发出相应感觉、感受的交替、交合状态大量存在,有时二者相对独立,有时又相互融合。从这个角度看,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呈综合化,形成其心理特征之二。

       配音业务洽谈QQ:2774498406   全国配音服务热线:400-656-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