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播音的评价标准误区
新闻播音有明确统一的评价标准,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标准是明确的统一的。所以学习和评价起来就比较清晰。
而艺术播音没有明确和统一的学习和评价标准,学习和评价起来就比较吃力。甚至常常发生评价标准误区。
如先入为主误区:某演播者由于入行早,作品多,有了一定的影响,拥有一定的习惯收听者。于是,他的习惯收听者就将他的演播风格,习惯甚至他的毛病都列为*高评价标准。如果他本人也盲目的这样认为,那就是进入先入为主误区了。
如区域评价误区:由于区域的语言习惯,某演播者在该区域拥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完全来自区域的差异性。他的区域拥趸把他的作品作为至高无上的标准。将他的演播风格,习惯甚至他的毛病都列为*高评价标准。如果他本人也盲目的这样认为,那就是进入区域评价误区了。
如作品影响误区:由于某部作品的影响大,使得播讲者有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依赖作品。但播讲者却认为是自己的影响和水平。并盲目的将他的演播风格,习惯甚至他的毛病都列为*高评价标准。如果他本人也盲目的这样认为,那就是进入区域评价误区了。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会发现,这些误区的共同点是将个别的,局部的,表面的因素和评价标准,误以为是广泛的,全面的,实质的评价标准。
这种盲目的评价标准之所以很容易被接受,是因为艺术播音评价标准求异的现实模糊性造成的。表面看起来,艺术播音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外在标准。但是人们却要有一个外在的评价标准,于是先入为主也好,区域评价也好,作品影响也好,就成了可以抓得住的外在条件了。
有人会说:艺术演播的评价标准是百花齐放,不管什么标准,如何形成的,听众喜欢就好,就应该作为标准,向他看齐。向他学习。
这种想法是很害人的,它会引导我们把不是规律的东西当规律学,把无法学习的经历当作经验学,把不能重复的东西当可复制的宝贝学。
那么,艺术演播有没有有规律的,有经验的,有共性的,可复制的评价和学习标准和内容哪?当然有。
但是,艺术演播的求异性决定了它的评价和学习标准和内容,不同于新闻播音的很强的外在标准性,而是有着很强的内在标准性。
所谓内在标准性就是说,艺术播音虽然在表现形式,表现风格上有很强烈的差异,但是在艺术审美,艺术规律上,却有着很明确,很一致的标准。只不过这种标准不表现为外在的可见标准,而是作为规律性的操作和创作标准。
艺术播音就是要研究和学习这种将内在规律化为能力的技能。
看起来有点空,但你会学到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
上一篇:影视录音的基础知识介绍
下一篇:艺术播音的节奏掌控
特价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