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工作并不简单(原因)
对于一些刚刚进入配音行业还是准备想要进入配音行业的小伙伴们来说,配音好像是一件令人十分神奇的职业,因为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来诠释角色,在电视上可以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这种感觉是十分的奇妙的。其实这一切只是大家看到配音员工作表面的一面,其实配音是件苦差事,为什么这么说?详情请看下文知晓。
配音是件苦差事
一天干12小时
哭太投入会晕倒
要问配音演员都怎么干活?回答通常就一句话:在配音间里,拿着台本,对着话筒念台词。听着简单,但真要做好,并不比吊威亚躲炸弹的演员容易。一天工作12小时是常态,而且为了避免杂音,封闭的配音间内还不能开空调和风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也不过如此。据童自荣回忆,在上译厂工作时,一部电影至少要两个星期方能完成。“那会儿大家都把配音当艺术来做。”
工作期间,配音演员甚至吃饭、睡觉都在揣摩角色、酝酿感情。而就是因为这份投入,骑着自行车还在想台词的童自荣,竟没发现一辆卡车正向他驶来,瞬间被撞飞。幸好*后只是皮外伤,当时的围观群众还把“佐罗”被撞飞当成了笑谈。
前辈的经验,多少也传给了一些认真的后辈,季冠霖坦言:“正式入行前,在家对着电视练,如果没有2000~4000集的训练量,都不敢说自己会配音。”《甄嬛传》配音工作初期,每次配完一遍,她都会听一遍,感觉不行立马重来,有时一段戏要录七八遍。
虽然不能动,但感情却必须跟着角色走,只不过配音演员比演员更难发挥,难怪配音界有这样一句话,“配音都能演好戏,但演员未必能配好音”。“配音不像表演,可以根据剧本很投入,配音演员既要表现出这种情绪,又不能在表情上释放这种情绪,这点就很难。
你哭了,怎么看台词啊?”季冠霖其实就有过类似的经验和教训,“配甄嬛的*个孩子夭折那场戏时,因为太投入真哭了出来,眼泪太多了,看显示屏是虚的,看不见显示器上的角色,也看不清剧本上的字。这时候虽然情绪很好,但必须停,因为我看不清演员的口型,也不知道说到哪一句了。”
为了保证配音效果,录音棚不但全封闭,还不能开电风扇和空调。有时因为情感起伏太大,加上空气不流通,配音演员还会发生缺氧晕厥的状况,但稍做休息后还得接着来。
TVB配音导演张艺则表示,“*怕的就是感冒”,而且配音工作都在密闭的配音室完成,“往往只要有一个配音感冒了,就会倒一大片。”谈及保护嗓子的秘方,张艺笑说:“其实大家都知道,不抽烟,少吃辛辣,可现在的城市生活,谁又能做到呢?”
“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关键是要用好!”《北平无战事》中,一直躲在幕后的“建丰同志”靠一口浙江普通话火了一把,而这个声音的真正主人,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播音员吴凌云。
虽然“建丰同志”火了,但是吴凌云的生活并没发生什么变化,正职工作之外,配音依然是份不固定的工作,而且价码也没变,“每集200~300元”,走在大街上也不用戴墨镜……配音,已经从30年前的表演艺术,逐渐变成了一份普通的工作。
甄嬛和东方不败
由同一个人配音
今年“十一”,上海大剧院里上演了一场名为《辉煌年代》的特殊晚会。说它“特殊”,是因为这场晚会的主角全部是配音演员,童自荣以“佐罗”英武潇洒的声音开场,博得了意料之中的满堂喝彩。
之后,上译厂(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老一辈“国宝级”配音演员刘广宁、赵慎之等轮番登场,阿兰·德隆、费雯·丽、英格丽·褒曼在中国的“代言人”们,帮台下的观众找回了30年前的美好回忆。
时下的配音圈中,多的是像“建丰同志”这样-配过无数观众熟悉的角色,却依然不为人知的配音演员。比如给“甄嬛”配音的季冠霖,她还是陈乔恩版的东方不败、刘亦菲版的小龙女,以及《美人心计》里林心如饰演的窦漪房、电影《赤壁》里林志玲饰演的小乔、《叶问》里熊黛林饰演的叶问夫人等众多角色的幕后真声。
包括周星驰的御用配音石班瑜,在“星爷”的各种角色之外,还曾为《古惑仔》里陈小春饰演的山鸡以及《新白娘子传奇》里许仙姐夫李公甫等角色配过音。
与前辈们把配音当艺术表演的态度不同,时下对配音演员的要求是:“尽量贴近片中主演的声线”,不要“出彩”和“再创造”。所以如果不是非常专业的观众,很难听出这些角色的声音竟然出自同一个人,有人甚至还以为这些声音就来自于剧中的明星自己。
记者调查发现,国内不少艺术院校,都设有配音专业。在国家一级艺术院校里,北京电影学院曾在2002年招了一届配音专业培训生,如今的“五十亿帝”黄渤就是其中的一名学员。在之前的采访中,黄渤曾提到,在配音专业就读期间,为了赚钱,他配过不少当时正火的彩铃:“我祝您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星高照、四喜发财类似这样的。
什么你拨叫的机主已奔向火星,请听到嘀的一声后留言。”不过因为市场需求有限,这个配音专业,招了黄渤这一届之后,就停办了。而大家熟悉的演员张涵予,在中戏学表演期间,就已经是一名专业的配音演员了。他的配音作品除了《拯救大兵瑞恩》等大片之外,还包括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中的唐老鸭。
国产剧多靠配音
好配音比好演员难找
随着影视剧市场的逐步完善,有一些对作品要求比较高的导演、制片人越来越看重配音,但是配音圈优秀人才的紧缺状态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有改观。
除了外国引进、香港制造的影视作品需要进行中文配音外,实际上国产剧和国产电影也是“配音大户”,尤其年代戏、古装戏不能出现这种现代的杂声,很多戏没法做到同期声录台词,只能靠后期配音。
此外,有一些演员台词功夫不过关或者一些剧组为了赶工期等不及*后精细的剧本出炉,都只能依靠后期配音补救。
国内不少制作人也直言,目前国内*匮乏的是优秀配音演员。有时候,剧组为了给角色找一个合适的配音,全国上下翻找,比找合适的演员还难。这么大的市场需求,按理说应该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人才辈出才对,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北京就一百多个人”,“香港也就几十个人”,而且很少有新人加入。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配音演员的收入偏低,暂且不提“国配”童自荣老师至今还居住在一间30平米的房子里,就算是宣晓鸣和季冠霖这样的塔尖人物,一部戏的收入也抵不上台前那些大明星一集的零头。而且工作强度大,没有任何保障,让不少人对这个行业望而却步。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看不到前途。配音演员一直做下去,无非是以前配大姑娘小伙子,将来配老头老太。《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为罗恩配音的沈达威,召集了几个同行,创立了“音熊联盟”工作室,但也只是让生活稍微稳定一点,除了影视剧之外,还能接到一些网络游戏配音的活。在接受采访时,宣晓鸣告诉记者,他把配音演员看作是手艺人,“辛苦钱,万万年,想靠干配音一夜暴富,买车买房,根本不现实。”
星爷御用配音
也得赚外快过活
一部戏,台前明星百万至千万的报酬,幕后“音”雄却只能拿到他们的千分之一,这就是配音演员的收入状况。普通配音的收入不比白领高多少,就算配音界的大腕,也只是略多一点而已,不可能靠配音发家致富。
TVB配音组的李沁芯向记者透露,一般TVB的签约配音演员是按“SHOW”给钱,半个小时为一个“SHOW”。“每个人的合同上都会签好一个‘SHOW’的价钱,几百港币不等,但很少听说超过一千港币的。”每个“SHOW”不论台词多少,只发出一个怪声还是从头说到尾,都能得到合同中定好的一个“SHOW”的价钱。据了解,一般一个配音演员一天接3~5个“SHOW”是正常的。
“一个月下来应该能达到白领的水平,3~5万港币应该会有。”张艺说道。不过他也强调,配音这个行,收入非常不透明,因为私活比较多,电影、广告等“编外”活动还可以单独谈价,所以每个人的收入差别很大。
说到台湾配音行业的现状,星爷(周星驰)御用配音石班瑜曾对媒体表示:“从我入行前10年开始算,到如今我入行30年,近40年的时间,录一部30分钟卡通片的薪水基本没有变化。1985年我配一集电视剧的价钱,到现在还是这样。但是其他行业的工资已经涨了几十倍了。”
周星驰这几年作品减少,甚至退居幕后,石班瑜的收入也减少很多,为了补贴家用,2009年他开始兼职做起了台湾导游。谈起其中原因,石班瑜说道,“配音环境因为(恶性)竞争而越来越糟,而且不尊重配音的专业性”,另外,“在录音间有不见天日的感觉,当导游可以出去游山玩水,我也把自己当成游客”。
据悉,内地配音演员的收入跟台湾同行差不太多,“刚入行的,大概一集也就100~200元,普通配音大概300多元一集,差距不会特别大。”而这一说法也从《甄嬛传》“祺贵人”的配音阎萌萌那里得到了印证。
据她透露,一般一部30集的电视剧,酬劳不会超过五位数。旺季时,一个月差不多能接两部戏。这样平均算下来,普通配音一个月大概有七八千元收入,多一点也就上万。相比电视剧,电影配音相对“投入产出比”高些,一部电影快的一天就能配完,收入1000~3000元不等,比电视剧要好很多。
除了这些专业的配音演员,明星偶尔也会为一些动画片配音造噱头,发行方要借他们的名气炒一把,配一部戏拿几十万也是常有。
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文章内容介绍后,对于为什么说配音是件苦差事有一定的了解了。其实配音工作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简单轻松的,很多配音员在进行配音创作的时候,有时候要在配音室里面要待上很久的时间。甚至要熬夜把配音作品完成,大家在荧幕前只会看到声音演绎得多精彩,却会忽略了配音员很多的艰辛工作的付出。
五叶草整理转载自网络 业务QQ:715006566 电话:400-656-8026
上一篇:明星来配音真的好吗
下一篇:电影配音的声音需要自然和放松
特价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