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资讯 > 配音工作经验

播音主持中出现事故的原因

2015年09月06日

浏览:1493

来源:木屋配音

发布:超级管理员

  播音创作中“卡壳”产生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既有外在客观原因,如播音过程中,或环境有杂音,或耳机有人说话等因素,也有播音员、主持人自身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卡壳”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良好的注意力会提高我们工作与学习的效率。

  在电视台的工作中有这种情况,新闻正在直播中,主持人口播完导语后,就开始照照镜子,拉拉服装,整整发型,当导播把电视画面切换到主持人时,主持人再抬头看“提词器”,脑子会出现空白,眼睛明明看到是“今年第8号台风”,嘴里读出来的就是“第7号台风”了,这就是主持人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分心了。

  2.思维不积极、不敏捷,导致“卡壳”

  如果播音员、主持人既不注意广义备稿、又不注意狭义备稿,没有对稿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脑子糊糊涂涂就进了播音间,手拿稿子,张口就念,想不“卡壳”都不容易。即便是不“卡壳”,播音员“淌”着念稿,观众一听就会知道,主持人嘴里是在“蹦”字,对稿件没有自己的理解、感受,语言苍白无力,言之无物,更谈不上进行播音创作了。

  3.语感不好,阅读速度慢,导致“卡壳”

  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创作中会遇到这种情况,一是嘴快眼慢,嘴巴说得快,眼睛看不过来。二是眼快嘴慢,眼睛看到下一句了,嘴巴跟不上来。口与眼的配合不好,节奏不一致。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这是因为播音员、主持人平时朗读训练少,基本功还不扎实,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播音气息控制不好,导致“卡壳”

  在播音创作中,播音员、主持人随意呼吸,导致“卡壳”。随意呼吸仅仅满足人体“气体交换”的生理需要,呼吸较浅,一般是胸式呼吸,并不是播音创作中所需要的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呼吸。

  5.姓名、地名、称谓、难字、绕口的字易“卡壳”易“口误”

  一是官员名字和称谓易“口误”,比如有播音员把“主席”播成了“副主席”;二是很长的名字容易播错;三是一些固定词组的干扰,有播音员曾把“法院开庭”说成“法庭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