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资讯 > 配音工作经验

新闻播音员的播音语速

2015年07月30日

浏览:1552

来源:网络整合

发布:超级管理员

  虽然现在的播音员语速比以前快了很多,但是仍有受众觉得“还可以再快点”。在有图像补充信息的电视媒体中,要求新闻播音“加速”的呼声就愈加强烈了。人类的生理构造对每分钟发音300字左右的播音速度是否有“提速“的空间?

  从人的生理上来看,舌头与口腔内牙齿、上腭等部位的配合形成语音。经科学训练使发音系统器官进一步灵活运用从而使语速加快。但据科学研究表明:人耳接收语音辨析率仅为4.6个字/秒,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在保证能听清楚的情况下,人接收语音的程度是每分钟260—300个字左右。超过人耳辨析率的播讲速度,不但不能使受众听清楚播讲内容,同时因为播音员语速刻意加快,吐字归音不到位,甚至出现“吃”字等现象,会严重影响受众收听收看效果。无法听清内容的语音成了噪音,让人产生反感。

  新闻节目的特殊性质决定合理的播音语速

  *,首先这是由汉语的音节构成特点决定的。特点一,在汉语的音节中元音占大多数,使得汉语发音通畅响亮,同时又容易使本不响亮的辅音黯然失色,影响字音的清晰度,因此汉语吐字的开头必须注意辅音的力度;特点二,汉语的音节结构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在吐字的过程中,对这三部分的处理分别叫出字、立字、归音。这就使得汉语大部分音节的发音,口腔由闭到开,再到闭,两头小,中间大,构成了汉语吐字的客观基础条件,同时也要求其发音有一个圆润滑动的过程;特点三,语音中的韵母有四呼之分,四呼的发音与唇形的圆展直接相关,因此唇形的运动变化在语流中非常积极。

  第二,这是由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特点决定的。电视新闻节目不同于广播,电视新闻声画结合,播音员的有声语言具有“线条性”的特点,观众对播音员任何一个细节的漏听都可能造成节目后面内容的无法衔接。我们的节目虽然并不需要观众将全部内容都记住,但*起码语言要清晰,让观众通过收看节目,在播音员的语音播报中应该有掌握时事、获得信息的收获。因此,我们的播音就要给观众留下回味和思考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