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资讯 > 配音工作经验

翻译腔、配音调,当心这些配音“禁忌”

2015年07月22日

浏览:1583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超级管理员

     所谓“翻译腔”即不管原片台词内容如何,不从理解、体验和人物心理出发,而是机械、表面、形式地模仿原片人物的语言。
     有不少初学配音的人,以为配音要求贴合原片人物,与原片人物的语调越像越好。于是他们便在配音时完全照葫芦画瓢,模仿原片人物的说话语调。这种配音,表面听来与原片人物的语言音色、语气、语调相同,实际上只是表面声音上的相同,并没能很好地揭示其语言内涵。这是不可取的。汉语与外语在表达上有不同之处。如汉语有四声,表达规律决定其语势起伏较大,而不少国家的语言表达与我们不尽相同,因而,很多时候,我们听他们的台词语调显平,语速很快,如我们不顾其内涵、情感地原样说出。就会表达不充分,形成一种不问语言内涵、感觉,只传语言声音形的“翻译腔”了。这种配音,就谈不上创作了’,它只能起到翻译内容的低层次作用。因而,配音中的“翻译腔”是不可取的。实际上,我们理解配音的“贴”和把原片人物原汁原昧地再现出来,应为,以汉语的表达规律去适应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不是不要理解、体验地被动去贴原片人物的口型和语言形式。
     所谓“配音调”即用说话声调的扬起、飘、甩等方式来表现外国人的语言洋味。配音演员如果只注重声音、声调上的洋,就容易在表达上本末倒置、表达固定化。所以,目前很多人十分反感配音,其实,就是在反感这种拿腔拿调的“配音调”。
     那么,配译制片需不需要一点洋味、与配国产片有所区别呢?回答是肯定的,但它又绝不是单纯在声音形式上着手所能达到的效果。它应当从人的心理感觉上首先洋起来,继而,再自然而然地反映到语言声音中去。其实,配音演员只要真正从其民俗特征、思维意识的大氛围下出发,真正跟上片中人物的表演,以他的感觉和反应方式去表现,便可以与纯中国方式的表达拉开距离、有所区别并产生相应的味道。这也可以避免配哪个国家的片子都一个味的问题。比如。配西亚、中东的女性就与配欧美国家的女性有所区别,配日本男性也与配欧美男性不相同。原因是,西亚、中东的女性受其信仰的约束与限制一般较传统,风俗决定其不能太放。而欧美国家的女性一般都很开放,二者的语言感觉当然不能一样。而配日本人,一般女性说话较温柔,而男人说话却比较硬,因其大男子主义较强和其民族性所致。而配西方男性,又不同于日本人,他们往往语言幽默,风度轻飘。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同样的意思,表情、动作、手势等也大有区别。因而,配音的洋味应重其内质感觉,而且各有其味,不能旨在声音表层上去做文章,否则很难有出彩之处。

    配音业务洽谈QQ:2774498406   全国配音服务热线:400-656-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