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播音的节奏掌控
演播一部作品,就象唱一首歌,是要有节奏的。包括节奏型,总节拍的快慢,小节内音符的长短变化。
那么,艺术演播中,如何运用节奏来进行艺术创作呢?可以从四个方面运用节奏来进行。
1:用节奏塑造一部作品的基调。
2:用节奏塑造画面感。
3:用节奏把控叙述的节奏
4:用节奏表现内心感受。
先说怎样用节奏表现一部作品的基调。
用节奏表现作品的基调,就是根据作品的基调,设定通篇作品的总节奏。例如:轻松的基调,当然要快一些,沉重的基调当然要慢一些。
再就是根据作品的基调,设定通篇作品的节奏变化幅度。所谓变化幅度,就是段落之间,语句之间,节奏对比变化的程度。
例如:演播惊悚基调的作品就应采用对比强烈的节奏处理。因为作品具有跌宕起伏的变化场景,大量的动作描述,剧烈变幻的情节[如藏地密码]。
对比强烈的节奏处理,我们称之为冲击压 它是一种通过不断变化而产生的冲击力。
而相对平缓的处理,我们称之为静压。它是一种变化不大,但很有张力的语言节奏。适合演播悬念强的,着重内心刻画的作品。[如背后有人]
这是用节奏表现一部作品的基调。
什么是用节奏塑造作品的画面感呢?
用节奏塑造作品的画面感就是;不但要在我们的脑海里出现作品中的描绘的画面,而且要在演播中,语言节奏要服从于画面中人物的行动节奏。这就象电视转播足球赛时,现场主持人会随着赛场的比赛情况而不断变化着语言的节奏一样,我们在演播中,也要在脑海中出现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人物的动作画面,并跟随着画面,改变我们的语言节奏,就会增强听众的画面感。
什么是用节奏把控叙述的节奏呢?
用节奏把控叙述的节奏,就是我们在叙述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时,应该随着事情的发展节奏变换我们的语言节奏。演播节奏发展快的情节,语言节奏也快。发展慢的情节,语言节奏也慢。忽快忽慢的情节,语言节奏也应该忽快忽慢。这里,演播者用语言的节奏,描绘着情节发展的节奏。这一技巧,我们称之为语言的叙述节奏。叙述节奏,相当于电影的蒙太奇节奏,是把控情节展开的节奏。艺术作品的情节发展不管多么跌宕起伏,总是沿着一个过程在发展。把控语言节奏就能很准确的描述这个过程进行中,事物的种种变化节奏。因此,用语言节奏的变化表现这个过程中事物的种种变化节奏,就能生动的表现事件过程。
什么是用节奏刻画人物的内心节奏呢?
用节奏刻画人物的内心节奏就是:用语言节奏刻画作品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用语言节奏刻画作品作者,以及演播者的内心活动。它是用来表现情绪,感情,预期等等心里活动的心里节奏。心理节奏有很强的主观性,有时,心里节奏会与情节发展节奏产生剧烈的冲突,此时我们应该突出心里节奏。
与用节奏塑造画面感和用节奏把控叙述节奏不同,内心节奏的表现不遵照人物和情节的外在表现,而是遵照他们的内心世界的表现。
上一篇:艺术播音的评价标准误区
下一篇:播音艺术基础知识讲解
特价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