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规则把握
有时候记者在提问题的时候,口齿不清,让嘉宾们不知道记者所说的是什么样的问题。在这个尴尬的场面,记者是做得不够好的。记者要理清自己的思路,要怎么样才能够讲清楚自己的问题,让嘉宾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问题。
中外记者长期采访经验积累知识如下
规则把握
1,讲究逻辑、切忌思路紊乱。
假如提出四个逻辑上没有联系的疑问,得到的答复则必定是四分五裂的,甚至连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搞不清。
人物专访是双向沟通,然而在于沟通的过程中,记者是采访的主体,采访目标是客体。因而,记者如何开口、如何发问是大有学识的。
记者的发问是一门艺术。发问是查验记者逻辑思维、判别事物、应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好标准。
发问艺术的特征蕴含于记者的创造性采访活动当中,通常是不能一目了然的。因而,掌握发问艺术首先要掌握发问规矩。
2,精确理解,切忌迷糊不清。
记者发问所表达的意思必定要意义精确,表达理解,这应该是*起码的要求。假如记者发问迷糊不清,词不达意,采访目标就会处于疑惑不解的境地。
3,讲内行话,避免话不投机半句多。
任何学有专长的人都感到,同他的专业领域一窍不通的人交谈,是件索然寡味的事,科学家、音乐家、作家、政治家以及有名望的人通常小看那些对他们的活动不甚知道的记者。
俗话说,到啥山唱啥歌。关于记者来说,即是要会讲采访目标的语言。对拜访的人及从事的活动一窍不通便前去采访是一种风险的测验。
4,详细理解,切忌笼而统之。
记者拜访假如提出抽象较大疑问,对方通常很难答复。
育、在职教学。教学疑问是一个全社会重视同每个家庭都有相关的疑问,因而记者发问还要视不一样采访目标提出恰当疑问。你不能向一个普通老师问教学经费核算疑问,记者要依据采访目的选择不一样的目标,提出详细疑问。
5,分门别类,切忌主次不清。
记者对采访的内容、规模进行了要点研究后,将疑问分门别类进行概括。在概括过程中留意不要将疑问相提并论的一一摆出,而是要主次分明。
通常,将重要的疑问一一列出,争夺在有限时间内采访到有价值的内容。
6,先易后难,不要导致联系紧张。
通常状况下,记者发问通常先提出简单答复的疑问,尖利疑问通常在后边提出来。除开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格外形式,先易后难的规矩是记者在大多数场合发问所遵从的规律之一。
记者提问题是要注意方法的。记者要对采访要提出的问题要认真了解,以便于在采访过程中更好弟弟将问题陈叙清楚。记者切忌将问题抽象化,主次不分明,让嘉宾一头雾水这是很禁忌的。
五叶草整理转载自网络 业务QQ:715006566 电话:400-656-8026
上一篇:记者发问方法有两种
特价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