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资讯 > 配音工作经验

说明词要依据镜头的长短调整顺序和语句

2015年02月05日

浏览:1232

来源:木屋配音

发布:超级管理员

  解说词是将画面内容进行解说的,配音员在进行解说的时候是要根据镜头下所呈现的内容进行内容的配音解说。配音员要注意的是解说词不能够超过画面内容的时长,要不然就会解说词的配音节奏就跟不上内容的播放了。



  解说词根据内容镜头这些内容做相应调整配音文稿

  解说词要依据画面的内容和镜头的长短调整顺序和语句:

  举例说明:

  巍峨的群山和广阔的草原绚丽的阳光洒在金色的草原上,也涂抹在深色的帐篷上措纳手中拿着纺线锤,精神焕发地从帐篷中走出羊群流动着措纳赶着羊群向远方走去的背影新的一天开始了,这一天同过去的每一天都一样。对措纳、挪隹来说,昨天的太阳、今天的大阳、明天的太阳都一模一样。

  牧人们的生活就象他们手中的纺线锤一样往复循环、循环往复,永远是那样和谐,那样恬静,那样淡远和安宁。

  画面中有一个摇镜头,镜头长度较长。解说词为了适应这个画面,写道:“对措纳、挪隹来说,昨天的太阳、今天的太阳、明天的太阳都一模一样。”

  假定这个镜头的摇动过程略有抖动,在编辑时,只能使用落幅的话,那么,解说词就要随之改为“对于措纳、挪隹来说,每天的太阳都一模一样。”

  大大地压缩了解说词的长度。在这段影片中,我们还看到措纳手中拿着纺线锤从帐篷中走出来的镜头,解说词写道:“牧人们的生活就象他们手中的纺线锤一样……”

  假定措纳手中没有拿纺线锤,编辑时,就需要加一个纺线锤的特写镜头,解说词则应改为“牧人们的生活就像这个纺线锤一样……”

  假定这段影片中压根儿就没有出现纺线锤,那么,解说词可能就要随之改成这样:“牧人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往复循环,循环往复。”

  一篇解说词脱离开画面,单纯看文辞可能有成堆的问题。诸如,全篇的逻辑关系有缺陷,个别语句不连贯,思维是跳跃式的,指代关系不清楚等等。

  但把文字与画面配合之后,文字与画面竟然珠联璧合,相辅相成。

  “配解说”,顾名思义就是根据画面写出适宜的文辞与之相配合。

  所以,衡量一篇解说词成败优劣的重要标准是看其与画面配合后效果如何,而不要苛求其文字形式的自身完美。解说词应该说什么、怎么说、何时说都要依据画面的情形而定。

  举例说明:

  沉沉的夜色笼罩着措纳家的羊群,两个人在夜幕中悠闲地走着月光中,措纳家的帐篷清歌声流动在这荒凉寂静的草原上,大自然在黑暗中显示出沉默的力量。牧人们崇拜大自然,他们要在这里生存,*的选择是同大自然建立和谐晰可见 ,羊群环绕在帐篷周围羊群缓缓地走动着一致的关系, 这也许就是藏北牧区文明的实质。

  这段影片之前的一段画面是表现牧民们踏着月光载歌载舞的片段。

  编辑这段画面时,有意地把上一段中悠扬的歌声铺过来,让它继续回旋在草原寂静的夜空。

  因为声画是这样处理的,解说词便写道:“歌声流动在这荒凉寂静的草原上”。

  在这里,画面、解说词和现场声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显得和谐统一,浑然天成。

  观众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如果有解说词,这样观众就会跟着解说词一起去感受节目的精彩内容。解说词的配音文稿要根据镜头所拍摄到的画面的内容进行有所调整,包括解说词的时长,顺序等都要跟画面内容保持一致的。

五叶草整理转载自网络   业务QQ:715006566  电话:400-656-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