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资讯 > 配音工作经验

真实电影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详解)

2014年09月18日

浏览:3285

来源:木屋配音

发布:超级管理员

  真实电影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什么?真实电影的发展推动着什么电影的发展?更多详情请看下文便知晓,希望能帮到您。


  真实电影是纪录电影的一种。电影的诞生,是以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工厂大门》为标志的。后来的《火车进站》等电影,开创了电影的历史。电影的起初的功能,就是记录人类的日常生活,再展现给观众。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纪录电影的地位慢慢被独立出来,因为剧情电影、故事电影的出现使电影有了分类。纪录电影作为电影的一种独特而原始的形式,延续下来,并且不断发展。

  到1922年,美国探险家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北方纳努克》,*次被称为为“纪录电影”,从此开创一条新的电影之路。

  正如人类社会的进步建立在不断的创新和无数的实验基础之上一样,真实电影的诞生,是出于一次电影实验。1960年法国人类学家让·鲁什和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两人在巴黎街头随意选择路人,询问他们幸福与否。1961年他们完成了首部“真实电影”《夏日纪事》(1961年)。让·鲁什将之命名为“真实电影”。这部影片开辟了真实电影的历史,创造了一种新的纪录片模式,让被拍摄的人们正视自己、反省自己,真正关照起自己在电影中的形象。

  真实电影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它主张以直接记录的手法去发现生活原本的样子,创作更贴近现实并且不为技术所奴役的电影。代表人物有让&8231;胡什(Jean Rouch)、法兰苏瓦&8231;莱兴巴赫(Francois Reichenbach)、马利奥&8231;吕斯波利(Mario Ruspoli)等。

  让·鲁什1947年开始拍片。他主张让拍摄对象自己说话。他对传统纪录片那种在拍摄好的画面上添加解说词的技法不以为然。在他的代表作《夏日纪事》(1961年)中,埃德加·莫兰不断对行人进行提问,让·鲁什和拍摄对象进行对话,并邀请他们一同观看影片,然后一起讨论影片;在影片《美洲豹》(1957)中,他让影片中的一个人物解说这部影片。而在《夏日纪事》中他邀请一个拍摄对象参加拍摄工作。

  这种表现风格,与直接电影的“隐拍”直接的区别开来。他主张采访、讨论和记录人物或事件的现实性。真实电影的真实,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电影面前的真实,或者人们在镜头前的反应和表现的真实。当然,这种“真实”和“表现”是区别于故事片的表演的。真实电影的本质还是记录和再现。

  在影片《夏日纪事》中,摄影机从提问路人到跟踪路人,再次采访路人,邀请拍摄对象观看样片,让拍摄对象们进行交谈,记录他们的争论,等等。这种记录手法,使得“真实”得到另一种诠释。影片扮演的角色区别于格里尔逊的“公开叙事者”角色,它属于“隐蔽叙事者”角色,让观众自己从影片中内容中解读内容,让拍摄对象自己表现和讲解内容,这样就显得更加客观。

  《夏日纪事》还开辟了一种新的入点,即采访。直接采访,把采访和反应全部记录下来,使得“真实”得到进一步的诠释。同时,也是创作题材得到了丰富。

  采访在今天的纪录片中的应用也不常见。像从采访开始,直至人心的探索和记录方式,是真实电影的特点。

  “真实电影的一般的操作方法是通过对真实人物的采访、对话,获取采访对象对现实问题的切身感受;把几个采访对象之间的交谈、争论摄录下来,然后请他们看样片,再把他们的观感编入片中。这样的影片故事性虽不强,但不同人物的个性、见解却被客观地记录下来,营造出一种内容实在、形式独特的记录风格

  直接电影主张隐拍,如克里斯托弗·吉耶斯洛夫斯基在他的作品《初恋》中主张“让摄影机变成强上的苍蝇。”(纪录片《经典纪录——大师和他们的作品》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发行)而让·鲁什主张不要回避摄影机的存在,而让它大胆接触人群,促成媒介事件的发生。他认为人们在摄影机面前较之其他场合更能袒露自己的心声,因而摄影机可作为“精神分析的刺激物”,是能够启发内部真实的重要媒介。“真实电影是以人为的环境能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这一论点为依据的。” 因此,拍摄者往往充当了事件策动者的角色,他们不惜抛头露面,常常公开参与到影片所涉及问题的讨论之中,而且不回避自己对事件的看法。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真实电影的发展历程的内容,真实电影的发展历史悠久,在现在我们看到的电影其实在很早时期并没有彩色电影,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电影也在不断地发展,我们都相信电影在未来的道路上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五叶草整理转载自网络   业务QQ:715006566  电话:400-656-8026